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暑期学校>历年回顾
2013年暑期学校报告033-武汉理工大学-田勇
发布时间:2013-08-12 | 【 】 | 【打印】 【关闭

在参加夏令营之前,看到有七天的安排会觉得时间很长,但只有在经历这个活动之后才发现,七天还远远不够,我们还有很多研究没有了解到,朋友间还有很多话没有说。七天一晃而过,有太多的喜悦和感动值得我们慢慢回味。同时在这里也非常感谢马江华老师能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让大家有一段美好的记忆。

开营典礼上大家每个人都作了简短的自我介绍,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畅谈自己的兴趣爱好、家乡特色。晚上参加了过程所的欢迎晚宴,吃着丰盛的韩式菜肴,欣赏着精彩的朝鲜歌舞,大家都将赶到北京路途上的劳累都忘却了。

接下来几天是一个渐渐了解过程所及中科院的过程。从获得了院长奖学金的学长学姐的演讲中,我领略到了光鲜荣誉背后的辛劳和中科院生活的酸甜苦辣。他们讲述了自己选择读博的考虑和理由。特别是学姐的读博历程,改变了大家对女博士的看法,让我们不再停留于社会上把女博士当成第三类人的肤浅阶层。马石庄副校长的演讲则是对大家人文精神的一次洗礼,在近两个小时平静却富含哲理的报告中,马校长教给我们做人道理,教导我们要孝顺父母,懂得感恩。报告更像是对人之一生的探索,让我们从另一角度重新审视和展望自己的人生。而后面几天研究员和杰青报告向我们展示了过程所最新最前沿的研究,同时也提到了课题组的发展及对研究生的要求,在报告中大家深入了解了各个课题组的研究现状,为自己可能选择的导师及实验室提供参考。中科院过程所的研究都是与社会生产联系的,就像一位导师说的,他们是“做大事”的,这里指的是将实验室中研究工业化的过程。对于我来说,这种不同于大学的研究方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与正式的报告对应,我们还有很多和导师、学长学姐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在与刚进过程所的学长学姐交流的现场,大家动力满满,将自己在考研、保研计划中的疑问和顾虑说出来,在互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解答。与意向导师见面的活动让我印象深刻。导师中无论是院长、研究员还是博导,只要发邮件请求见面,他们便会立刻回复并安排见面时间。我在一个课题组的见面会上更是惊奇地发现,到席的导师竟比我们学生还多,无疑体现了过程所对研究生的重视。记得在集体参观实验室的时候,碰到准备去开会的张懿院士,她停下来亲切地和每个同学握手,并鼓励大家来过程所。这让在场同学都无不感动敬佩。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里的拓展活动是夏令营中的另一大亮点。上午的“驿站传书”活动锻炼了团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没有声音交流的情况下,通过肢体语言传达信息。下午的“1021”活动更值得一记。活动要求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八项集体项目,用时越少越好。我所在的四组队员们团结一心,项目顺序和人员安排都很合理,在进行简单训练后,我们组就以350秒的最好成绩夺冠。这足以说明我们四组团队的强大凝聚力。后来我们又代表过程所迎战化学所和理化所,并且毫无压力地取胜,整个过程中掌声、加油声从未停断过。拓展活动让同一组的同学们更为亲切,休息期间大家有说有笑,围在一起玩起了“谁是卧底”游戏,已没有了刚见面时的羞涩胆小。活动结束后大家一同参观了鸟巢和水立方,然后是各种搞怪的合影留念、嬉笑打闹,一直玩到很晚才赶回去。

虽然只有几天的筹备时间,但三所研究院共同举办的毕业晚会却是十分的精彩。恢弘大气的合唱、活泼欢快的歌曲串烧、稍显雷人的话剧、扣人心弦的抽奖活动……一切都令人不能忘怀。

分离总是在所难免的,毕业典礼上马老师对我们的教导都深深印在脑海里,分别前的合影也显得几分忧伤。但大家也明白,有缘还会一起来到过程所奋斗。夏令营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们共同前进的旅途才正要开始……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02620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街1号 邮箱:北京353信箱 邮编:100190
电话:86-10-62554241 传真:86-10-6256182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9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