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过程所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国农业大学环境工程081 刘璐
2008 年6 月,拿着农大的招生宣传单,看到毕业生去向
时,“中科院”第一次走进我的视线。后来还了解到,这个
陌生的研究生院,竟然是由自己当初高考的目标――中科大
的研究生院更名而来的。抱着弥补遗憾的想法,我冲动地说:
我要考中科院的研究生!当时甚至不知道,中科院是按研究
所来招生的。正是这样一个毫无理智的决定,成为了我与科
院的邂逅。
2008 年9 月,大学时代如期拉开序幕。没有多数大一新
生的喜悦和放松,来自一所百年名校、全国重点高中,而高
考却连学校平均分都没达到的我,心里更多的是尴尬与失
落。高中三年,高分进、低分出的事实成了我求学路上最大
的败笔,是我很长时间都没有勇气去触碰的伤疤。所以,我
要考研。对于我,它的意义早已超越其本身作为升学的途径
之一,似乎更是证明自己的最好机会。
由于把考研作为第一目标和追求,我在大学前半段时间
过得还是非常自由的,不必纠结于成绩、绩点,韬光养晦,
只盼望那个属于我的辉煌时刻早点到来。我用学习来麻痹自
己,却从不会为了考试去努力;我宁愿花时间研究一道数学
题的第N 种解法,也不屑于死记硬背考试重点。就这样,成
绩不好不坏地渡过了前5 个学期,而我的考研目标也经历了
中科院――清华――北大――清华的曲折变化。
2010 年12 月,陪同学到新东方水木校区报GRE,偶然
间看到过程所。当时除了好奇于名称的抽象和惊叹于大楼的
气派,匆忙之中也没有太多想法,更不会想到仅仅10 个月
后,我会被这里录取。过程大厦坐落在连接学校两个校区的
必经之路上,那之后每次坐车路过,我总会忍不住仰望一下
这座宏伟的建筑,却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也能走进去,在
这里学习、生活。
2011 年3 月,保研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开始了,成绩靠前
的同学都打起了12 分的精神进入一级备战状态。这时我的
名次在11,根据以往政策,我们专业前9 有资格保研。我想,
何不努力一下,为自己多争取一个机会呢?为了提高绩点,
我选了一堆院选课、校选课,只要课表有空的地方都填满了。
平常上课辛苦还在其次,期末的时候考试接踵而至着实考验
人的抗压力。虽然随性而为了两年多,但毕竟有着12 年成
功的应试经验,在发狠熬过几个通宵之后,我网罗了差不多
全部科目的满绩,也凭此如愿进步到第9 名。虽然能拿到保
研资格,却不一定有名额,尤其我又是一心保外的,所以我
给自己的定位还是――考研。
2011 年9 月,学校的保研工作全面展开。暑假期间,很
多准备保研的同学都留在了学校,边联系导师等待面谈,边
准备推免材料和准备复试,不少都已经拿到了老师的口头承
诺,甚至开始到实验室工作了。而刚回学校的我,这时候已
经快把保研的事忘了,准备放弃资格,全力备考。这时,院
里老师斩钉截铁地告诉我:要争取这是毫无疑问的。我备受
鼓舞,开始着手准备。
选择院校对于我并不困难,尽管曾经摇摆不定,但一直
以来目光从未离开过清华、北大、中科院。当时所知道的中
科院环境类院所只有生态中心和资源与环境学院,所以这四
个单位是我最先考虑的。我们学校工科背景不是很强,而清
华却要求很高,很多年没有人能保到清华(这也是我决定考
清华的原因之一,既然要考,就选最难的考);而对于生态
中心,比我成绩好的室友暑假一直联系都没有结果,所以这
两个就放弃了。鉴于自己的名次,学术保外有风险,我主要
准备资源环境学院专硕和北大环境学院直博(不占名额)。
接下来就是推免材料的准备。这本就是一项琐碎复杂的
工作:网上报名、填申请表、写个人陈述、复印获奖证书、
找老师签推荐信、开成绩单、开推免证明、到院里和学校盖
章……有时为了盖一个章要跑好几趟,甚至两边校区来回
跑。再加上我提前没有任何准备,那段日子过得很是忙碌与
混乱。遗憾的是,由于学校出具推免证明时间太晚等方面的
原因,没有进入资环学院的面试;但所幸顺利入围北大复试。
稍作放松,用仅剩的几天时间匆匆作了准备。
9 月26 日下午,到北大参加环境科学专业直博生面试。
可能由于学校传统和研究方向的原因,被问到的都是关于政
策性的宏观的东西,而这恰恰是我最不擅长的。面试结束,
自知录取无望,默默的收拾东西回了学校,准备死心塌地考
研。由于不甘的心情作怪,9 月27 日中午,我又打开中科院
推免系统,本想再试着申请去年学姐去的大气所,才发现已
经过了截止日期。沮丧的我,漫无目的地看着眼前密密麻麻
的各种所的名称,忽然,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过程工
程研究所映入眼帘,重新激发了我的好奇。我喃喃道:这里
的工程会不会有环境工程?就这样点开了连接。那时我怎会
意识到,命运从这一刻发生了改变。
我花了一天时间简单地浏览了所里的信息,确定要报的
老师和方向。第二天,也就是截止当天中午提交了信息,下
午邮件联系老师,也就是我现在的导师。只隔了几个小时老
师就回复了,让我好好准备。因为知道学校同学得到老师诸
多口头承诺,当时我不觉得这算是成功联系了老师,也并没
抱太大希望。后来,收到面试通知,开始准备材料。因为中
科院要求提交的材料都一样,要做的工作只是把之前没能给
资环学院的那份拿出来,个别需要改动的地方改好重新打
印,再和其他材料一起装好。
接下来就是十一长假,这时许多院所的复试已经结束,
顺利保研的同学都安安心心地回家过节了。而历经曲折仍未
有结果的我,此刻已经身心俱疲,无心再去准备复试或是考
研。回头想想,那段日子应该是整个保研过程,甚至是这20
多年人生道路上最艰难的一段:没有方向、不被理解、孤独
无助,所有不好的感觉通通都向我袭来。伤心过、哭过,却
只能默默承受。继续在网上浏览过程所的信息,却越来越发
觉不对劲:过程所侧重工程,很多方向偏化工;而我们学校
本来工科就不强,几乎是把我们当做环境科学专业来培养
的,化工更是一点没有学过……我顿时觉得心中仅存的一点
希望也破灭了,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不过为了不给自己
留下遗憾,还是决定硬着头皮去参加面试。我很清楚,想要
用这短短的几天自学化工原理这门课,无异于天方夜谭,所
以没有给自己压力:放弃这门课,其他方面尽量好好表现,
不管成功与否也不后悔。
10 月12 日上午,经过前一天的体检和心理测试后,复
试的重头戏开始了。中英文自我介绍等一些最基础的东西在
北大面试前就有所准备,简单回顾了一下就上阵了。面试时
果然被问到化工方面的问题,我如实回答没学过,致使老师
们误认为农大环工是新开设的专业。所幸老师也没有难为
我,转而问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我隐隐明白了:老师们的
目的不是想要难倒你,而是考察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
素质,心情就渐渐放轻松了。后面的问题,我大部分答得可
以,有些答不上来的,老师不仅没有苛责,还耐心地循循善
诱,让我深切感受到大师的风范。面试结束,我觉得自己表
现还可以,但也没有十足把握,下午给导师打电话询问结果,
得知已经通过了复试,顿时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放松与解
脱。
一个多月的保研之路,虽然不长却充满艰辛。但我想我
是幸运的,而这份幸运除了来自自己的努力与坚持,更来自
过程所给予的宝贵机会。如果不是所里公平的复试制度,我
这样没有提早联系老师的学生哪里会有机会?如果老师们
因我不懂化工而一票否决,我又怎能顺利通过复试?此时的
我,不再只为过程所的新奇、壮观而赞叹,更为它的公平、
包容所感动;对我来说,它也早已不是当初走投无路时的救
命稻草,而是承载着全部梦想与追求的最佳归宿。至此,我
已深深地爱上了这里。回想起自己曾经的努力与迷茫,回想
起与过程所从初识到结缘的经过,真有种蓦然回首,那人却
在灯火阑珊处的奇妙感觉。
|